草稿 02 緩一緩
商品介紹
草稿第二期 issue 02: < 緩一緩 Take It Slow >當我們禁足在家,
僅靠著“回覆”、“發布”,和“點讚“ 與外界聯系;
工作與生活的界限、新聞與謠言的真假,
都埋沒在源源不絕的信息轟炸裏;
我們如何緩解疲勞?
當我們迫不及待重回城市建設發展,
城市有哪些相應的喘息空間,
讓我們安全舒適地與外界接觸?
而當發展的洪流夾帶著集體回憶的拆與建,
我們可以抓住些什麽?
當我們在酷熱與暴雨中交錯,
全球暖化、氣候失調,已成不爭的事實;
而洪水肆虐,曝露了我們對自然的欠缺了解,
也證實了人類無法完全掌控自然;
我們能否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對立關系?
這兩年來,我們一起經歷了無數個國內外的天災人禍、政治動蕩;
也各自度過不少人事變動和內心糾葛。
《緩一緩 Take It Slow》,一封來自草稿的邀請函,
誠邀您和我們一起反思如何更溫柔地對待我們的地球、我們的城市、和我們自己。
目錄
"[主編的話] 疫情下的集體疲勞,我們如何緩一緩? 主編:黃君兒—— 個人篇
1. [時間線] "你期待今天的工作嗎?"—人類工作和休息“進化論”
資料:沈妤倪 | 蕭藹欣 | 黃詠倫;排版:沈妤倪 ;編輯:黃君兒
特別感謝:MIA 室內建築系提供部分資料參考
2. [觀點] Celebrate the Collective 集體協作的價值
特約作者:Haziq (Lanai 初創團隊之一);
中文翻譯: 潘玲;插圖&排版:吳祉暄;文字編輯:黃君兒
3. [圖文] 嗅覺記憶:打開日常的另類空間體驗
文字編輯: 吳偉榕 | 呂蕙妡 | 黃君兒;插圖&排版: 呂蕙妡 | 何凱晶
4. [圖文] 休息一下 —生活加速中,休息工具的異化
編輯:潘鈴
5. [圖文] 空間輔導室
跨界合作:Minnie (Minc Care心理輔導員)
采訪 : 黃君兒;插畫 : 朱鳳卿;文字編輯 & 排版 : 何凱晶
—— 城市篇
6. [文章] 慢城精神:探索一種低效高質的生活
文字:黃美尹;插圖 & 排版:黃慧琳
7. [文章] 緩一緩發展的洪流:百年客家村
策劃編輯 & 文字:黃值眾;插圖:葛俞萱 | 林婕縈;攝影:蔡俐貞
特別收錄:拉曼大學建築學生調研作品 | 顏思海藝術家手繪地圖
8. [插圖] 草稿編輯室:城市夾縫緩一緩
城市觀察員:草稿編輯團隊;策劃:黃君兒;插圖:沙芝伶;排版:何凱晶
9. [特別收錄] 孝恩園:開放式現代墓園
編輯:何凱晶
10. [圖解] 消費式休息:商場的“拆”與“建”
編輯:姚冠揚 | 陳正浩
11. [實驗] 小白的騎行實驗報告
實驗員:丘麗敏 | 吳偉榕;插圖&排版:丘麗敏
—— 地球篇
12. [采訪] 慢慢騎,比較快
訪問:Justin (Bike Commute KL 創始人)
采訪:林慧敏;文字整理:林慧敏 | 黃君兒;插圖&排版:丘麗敏
13. [文章] 人與自然:史前時代到人類紀
文字:劉淳尹; 插圖: 劉淳尹 | 黃慧琳;排版 :黃君兒 | 何凱晶
14. [狂想曲] 動物的家,何去何從
文字:林慧敏;插圖&排版:吳祉暄;狂想者:蔡芷霖 | 林婕縈
15. [采訪] 從設計開始,讓地球緩緩
訪問:宋曄皓(中國素樸工作室主持建築師,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)
采訪:呂蕙妡 | 譚詩穎;文字編輯:呂蕙妡 | 葉瓊美;插圖&排版:譚詩穎
16. [觀點] 童話世界沒永續
編輯:陳立康